-
【建模文章解读】受溶酶体捕获的药物(如右美沙芬),其制剂处方的标准制定与体外溶出不相关
本案例建立了右美沙芬及其代谢产物的PBPK模型,发现导致药物较长时间达峰是因为药物在肠细胞中受到溶酶体的捕获。
2019年06月18日
-
(下)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首次人体PK的新策略-应用案例
本文选取了具有一定难度的化合物作为模型案例,详细解释策略的应用;并为PBPK建模人员遇到类似药物模型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思路。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首次人体PK预测的策略,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9年04月22日
-
(上)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首次人体PK的新策略
各大制药企业都在广泛地使用PBPK模型,原文作者通过对近几年文献和知识体系的综合梳理,结合PBPK资深建模人员的实战经验,更新和完善了首次人体PK预测的建模策略。通过对该策略的学习和理解,可更好地掌握如何运用PBPK建模预测人体PK,明确建···
2019年04月22日
-
【建模文章解读】采用生理吸收模型考察制剂处方开发中食物效应对低溶低渗弱碱性药物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PBPK建模与模拟,考察和分析化合物X出现食物效应的可能机理。并借助参数敏感性分析功能,发现降低原料药的粒径可降低食物效应,探寻通过制剂手段避免食物效应的可行方案,为制剂开发提供决策指导。通过本案例的学习,类似化合物制剂开发时可考···
2019年03月20日
-
【建模文章解读】通过整合体外、建模、体内三种方法探讨华法林的生物等效性
原文作者展示了FDA仿制药办公室通过建模与模拟方法评估仿制药质量变化对生物等效性的影响。通过PBPK机制性吸收模型桥接药品体外质量变化和体内PK行为,从而分析影响体内PK参数的关键因素,制定了保证BE的溶出范围;这对仿制药企业采用建模与模拟···
2019年03月07日
-
【建模文章解读】肺部沉积与体外渗透对预测布地奈德吸入剂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
本文通过PBPK模型预测吸入产品的体内PK。原文作者采用GastroPlus软件中內建的特殊给药模块ADRM,建立了布地奈德的肺部吸收模型;并分析不同来源的肺沉积率和渗透性数据对预测布地奈德吸入剂系统PK的影响,证实了计算机模拟可作为支持吸···
2019年03月05日
-
【建模文章解读】采用建模与模拟探究处方对低溶解度药物吸收的影响—环丙沙星
FDA的研究人员先建立BCS IV类药物环丙沙星的机制性吸收模型,接着通过模型探索环丙沙星体内溶出和各肠段吸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肠下端的渗透性将显著影响环丙沙星的体内行为;药物在小肠上端的总溶解量会影响该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模型还考察了···
2019年02月20日
-
【建模文章解读】采用PBPK模型分析不同释放机制的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制剂生物等效性:渗透泵片vs可打开型骨架片
缓释制剂的仿制药开发过程中,如果仿制药的缓释机理相比于原研有明显的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的释药机理极有可能引起两个制剂体内的生物不等效。采用生理药动学(PBPK)与吸收模型,能够对不同释放机制的两种制剂进行虚拟临床试验研究,并评估不同释放行为对···
2018年11月13日
-
【建模文章解读】联合PBPK模型和PopPK模型预测缬更昔洛韦儿童给药剂量,并指导注册申请
本案例结合已经开展的成人及儿童临床试验结果,综合应用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和群体药代动力学PopPK模型,评估更昔洛韦及前药缬更昔洛韦在年龄4个月以内器官移植婴儿患者体内的给药剂量方案,以支持这两个药品的临床注册申请,与法规部门的交流沟···
2018年11月06日
-
【建模文章解读】采用吸收与PBPK模型支持雷西纳德速释片剂的溶出与粒径标准的制定
基于生理的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来预测口服药物的吸收。由于能够预测分析多种因素,如API的性质、剂型及胃肠道环境等对口服药物吸收的影响,因此,PBPK模型作为一种有用的生物药剂学工具,能够整合体外测定的多种参数,如溶···
2018年10月13日